灯照金银花 情洒新农村 我市高校用科技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有了这个西电送来的‘神器’,今年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就又能上一个台阶咧!”夜幕降临,陕西蒲城尧山镇闫家村党委书记王春颜一边走在“彩灯”普照的金银花田中,一边笑着说。 7月25日记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悉,闫家村金银花种植是西电机电院的产业扶贫对接项目,为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电子机械系党支部为这里的部分金银花田安上了植物灯,通过人工补充光照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让当地的金银花多长三个小时,最终实现了花蕾大、产量高,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发挥科技优势,点亮脱贫希望之“灯”
这次安装的“植物灯”全名叫做“米克植物灯”,它能通过增加多种植物所需的蓝光(400-520nm)和红光(610-720nm)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在西宁、杨凌、临潼、渭南等地实验,证明可增加经济作物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研发人员之一、机电院教师杨振江老师解释说:“米克的‘米’,是长度单位,‘克’是重量单位,用两种不同属性的度量单位为植物灯命名,其寓意是西电各学院之间的跨界融合,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致力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据了解,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机电院党委在关注扶贫效果的同时,也希望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决胜脱贫攻坚任务结合起来,为当地产业扶贫注入“多姿多彩”的新鲜活力。经与闫家村党支部沟通协调,双方决定以“植物灯”为促进金银花生长的科技手段,将科技成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让金银花在闫家村“常开常盛”。 、
技术攻关保障,躬身建设示范基地
7月15日,由电子机械系党支部书记陈永琴带队,系主任、支委委员及专业老师一行20余人来到闫家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给闫家村金银花生产基地安上“植物灯”,就是一行人这次的主要任务。说来容易做来难,面对植物灯供电、施工、长期户外环境工作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以电子机械系党支部杨振江老师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小组在较短时间内对其逐一解决。查经验、广测试、定方案,在杨老师带领下,支部所有党员参与到了50个植物灯的一线安装工作中,炎炎烈日下,你递卡子,他扶灯管,大家配合默契,保障接头不断线,确保植物灯灯管在牵引线上固定可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50个植物灯安装到位,金银花植物灯示范基地宣告建设完毕! “汗水洒在扶贫田,乡村振兴在眼前。你我齐心总动员,建好育人试验田!” 一天行动下来,老师们感慨颇多。
建设美丽乡村,彰显西电使命担当
看着安装好的植物灯,电子机械系主任马娟老师说:“如何用科技力量帮助闫家村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要求,是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此次安装植物灯,正是我们利用科技创新思维推动乡村脱贫致富和全面振兴的一次重要尝试。”支委委员韩宁老师说道:“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次电子机械系党支部全体党员以植物灯实验基地为抓手,就是想为闫家村乡亲们的致富之路贡献西电智慧,西电力量!” “我们的金银花园区在植物灯的照耀下显得越发漂亮,金银花经过植物灯的作用,晚上多生长几个小时,乡亲们的钱袋子到时候就能多鼓几分。非常感谢机电院的老师们,感谢你们这么上心,给我们村的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如此关键的科技力量!” 村支书王春颜动情地说。(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实习生 李晔宸 通讯员 韩宁赵宇)
(图为植物亮灯后的效果)
时光正好,风华正茂!下一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断离别、不断遇见,又不断向前。
盛夏六月,万众瞩目的2023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万千学子的高中生涯便走向了尾声,而人生的旅途仍在继续,收拾好心情、准备好行囊,下一站继续进发。带着“10701” 这串代码,踏上这趟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的列车,一场关于青春与梦想的旅程就此启程——
启程 · 青春
——风光无限,饱览一路繁华
“总要去一趟西安吧!”绵延横亘的明长城、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气势雄伟的大雁塔,积淀起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城市风华。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吸引着万千学子纷至沓来。
图源:西安发布
三秦沃野,终南山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坐落于此,不断汲取着这座城市的奋进气息,相继入选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走进这里,春有芳菲尽染、夏日草木萋萋、秋朝金桂飘香、冬日雪映寒梅,南北两个校区虽风格迥异,却传递着同样的精彩。踏上这辆列车,青春之旅缓缓启程——
两个校区
西电四季
来了西电,一定要去看的便是矗立在南校区东门内的石碑,上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遒劲有力,为毛主席亲笔题写,代表着西电绵延不绝的红色基因,也见证了代代西电学子成长成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在这座校园永久传承。
书香四溢的图书馆 ,不仅藏书众多、而且装修精美、占地面积极大。咖啡厅、小沙发、空调、暖气应有尽有,为学生营造出冬暖夏凉的良好读书环境。闲暇时光,在这里品一杯茗茶、读一本好书,好不惬意;以“雷达天线”为原型建造的远望谷体育馆 ,尽显西电特色,既满足了师生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需求,也经常承办地区乃至全国性的体育比赛。
图书馆
远望谷体育馆
此外还有,傲然屹立的观光塔、碧波荡漾的未名湖、唯美烂漫的樱花路、壮观迷人的银杏林、宽敞整洁的礼仪广场、智能现代的智慧教室......走进西电,处处皆风景、步步皆风情。在这里,学子们动静咸宜、全面发展,尽情享受酣畅淋漓的青春。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旅途漫漫,西电的美食自是不容错过。南校区的竹园、海棠、丁香餐厅,北校区的东区、西区食堂,囊括了天南海北的美食。每到用餐时分,袅袅炊烟升腾而起,循着香味任意走进一家,定有一款能抓住你的胃、留住你的心,干饭之魂就在此刻觉醒。
校园风景美不胜收、食堂风味回味无穷,住宿条件同样优越。走进西电宿舍,上床下桌、空调暖气、开水房、自助洗衣房 应有尽有,而且拥有多种户型。新生在报道之前,还可以通过选房系统自行选择想要的楼层和宿舍 ,如此人性化的操作收获了学子一众好评。此外,在西电,你还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学科竞赛、体育竞技、艺术演出,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青年耀眼的元气在燃烧、奋斗的青春在闪耀,这趟旅程注定光彩夺目。
时光轮序、青春激昂,伴随着“西电号”列车缓缓向前,美好的大学时光也将拉开序幕。接下来的四年时光里,你所见到的风景、收获的知识、扩展的视野,点点滴滴都将装入人生行囊,成为以后大展宏图的锐意与底气。
沿途 · 无忧
——名师护航,厚植家国担当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转变的绝不仅是年龄与身份,更是心态与信念。离开熟悉的家乡、作别亲近的家人,这趟旅途上车的只有自己。而在“西电号”列车上,名师大家将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以及真切的关怀为你保驾护航,助你破除迷茫、坚定信仰。
西电历来来英才荟萃、俊采星驰。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两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教学名师、省高校教学名师...... 他们怀揣赤子心、甘为孺子牛,用孜孜不倦的教诲、辛勤的耕耘指引学生前行的道路。
西电两院院士
杨丽、刘英2位教授荣获2022中国青年科技奖
白雪茹、石磊、王子龙3位教授获第十四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从德高望重的行业名师,到锋芒毕露的青年专家,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擎起了西电教育办学的旗帜。而这些优秀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更是西电人矢志不忘的家国初心。
作为曾经军内最高的军事电信技术学府,西电素来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犹记得,我国第一台 气象雷达、第一台 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器、第一台 毫米波通讯机、第一套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这些中国科技史上的诸多“第一”均由西电人创造。
如今,西电仍旧不负众望,瞄准“卡脖子”难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产出了一大批不可替代、有显著影响、显示度高的重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探测、北斗导航、航母、东风等“大国重器”和“大国工程” ,都有着西电人的参与。
2016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奖16项(其中牵头10项,包括一等奖1项)、陕西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在雷达、半导体、集成电路、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重点领域,更多西电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贡献。
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
成功解决航天领域“黑障”通信技术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建立我国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的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助力第三代半导体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西电一号”卫星搭载长八运二火箭顺利升空
在教师家国情怀的熏陶下,西电学子同样胸怀报国理想,代代师生接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续写着更多西电故事、报国篇章。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 GSM 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 ...... “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的“西电现象”,早已成为学校教学育人的金字招牌。
西电部分校友
前浪依旧澎湃,后浪已然汹涌。层出不穷的优秀教师、杰出校友,为这辆“西电号”列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使其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奔赴 · 梦想
——芳华不负,勇立时代潮头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青春的旅途从未停歇。为了让所有学子能顺利抵达梦想的终点,西电在学科、专业上频频发力,不断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在前行道路上努力续写着新时代人才培养“西电现象”的新篇章。
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多年来,西电聚力电子与信息领域,着力打造“根基牢,实力强,后劲足,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体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实现全面进步,优势学科领先地位持续巩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进入全球前1‰;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5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2个;近年来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纳米材料与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等新兴热门专业;......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夯实学科基础,优化学科布局的同时,西电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早在1988年,西电就在全国高校率先发起 举办了“星火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点亮了学子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如今,西电学子不仅在“星火杯”赛事中尽显风采,更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
西电学生“星火杯”作品展览
西电在历届“互联网+”大赛中取得18金21银的好成绩
西电在202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走进这里,你可以在数字化转型的智能教育形态 中,体验翻转新型课堂、混合式新型教学、远程在线新型实验、AI虚拟新型教师、SPOC和EMOOC等新型学习资源;可以在拔尖班、教改班、卓越班、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毕德显实验班 等七大特色培养班里,锻炼多元思维,拓展科研视野,成长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可以在创新创业学院 实践创新,锤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成长为未来的创业家和行业领军人物。
2022届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全员深造
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
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
此外,西电自2018年起便深化书院制改革 ,让不同专业大类的学生住在一起,推进通识教育、促进师生交流、增强社区文化熏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形成了“一生一课表”“同寝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等教育新生态,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又一年,在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批批学子搭载着这辆“西电号”列车,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的华丽蜕变。这些年来,学校的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位列全国高校前列,深造率稳步提升。超过八成的毕业生进入到中国航天、航空工业、腾讯、华为、阿里、比亚迪、中兴、中国电信等国家战略导向单位和行业领军企业 。学子们满怀希望与壮志而来,又带着从西电收获的满满行囊,再次驶向远方。
青春就是一场不平凡的旅行,在最好的年纪,跨越山海、朝着梦想的方向勇敢奔赴,方可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沿途的风景、成长的体悟、家国的情怀,均是这次旅行的意义。听,清脆的广播声已在你的耳边响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号列车即将进站,所有2023届高考学子们,请携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上车!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西电招生办”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官微,西电招生办官微,最佳大学,西电导航,西电机电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红色民族电波,西安体育等
相关问答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专业怎么样?申请方
动化这个专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学习与电有关的知识来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工作,其中还需具备电路和计...当然,不...
如何改变并励,串励,复励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因为励磁(定子)绕组的电杆比较大,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改变电枢的电流方向的!对于串励电动机,假设励磁绕组的一个头接的电源正极,那么他的尾就和电枢绕组的头连...
请问上海交通大学1机械类2电子信息科学类3电器信息类4信息安全专业那个是上交的好专业,还有就业情况和去向?
就名气和学科建设来说: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虽然我是机械的,不得不承认电院更强)专业嘛,个人感觉女生选择电院好,男生选择机械好.当然...
上海电力是不是要完蛋了,跌得太猛了-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电院的电气研究生录取越来越严格了,以前只要第一志愿过线基本就要了,去年很多第一志愿中成绩低的专业不对口的都在复试被淘汰了,去年的考研成绩普遍...
麻烦好基友们 能不能推荐一下!上海专业指纹锁专业厂家,指...
[回答]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重点是在值得读三个字上,什么叫值得,什么叫不值得,恐怕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是不一样的。恐怕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能够找到好的工...